|
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们会用“老得快”这个词去描述成龙。
就那张照片,成龙在饭馆里给人烤肉,架子是没架子,人情味也有,但你真别说,第一眼看上去,那不是“成龙”,那是个烤肉摊上的退休老头儿。
驼着背,戴着老花镜,整张脸贴着烤盘找肉片,那画面看得民气里一沉。
这不是我们记忆里的成龙。不是阿谁从几十层楼往下跳、从香港打到好莱坞、身上每根骨头都伤过、拍一部戏就住一次医院的阿谁“拼命三郎”。
那是个你不敢眨眼看他打戏的人物,现在却酿成了你都不敢眨眼看他走路的人。
有人说,老就是老了,一般。可一样是71岁的周润发,怎样就看起来像隔邻跑步俱乐部领头的?一身汗、一身肌肉,一条街他能跑仨往返,摄影、旅游、马拉松、徒步,天天晒得黝黑,可那种皮肤是练出来的,不是晒虚的。
你看不见他眼里有倦意。相反,他神彩奕奕,头发白就白了,连染都懒得染,人家靠的是气场,不靠滤镜。发哥老得有型,成龙老得有点心酸。
同龄人,一个活得像健身博主,一个看着像随时要住院的退伍宿将——这落差太实在了。
说白了,成龙是被时代榨干的人。他的身材不是自然老去的,是一拳一脚一摔砸出来的。几十年拍打戏不要命,替人都不敢接的镜头他亲上,几多次骨折、几多次缝针,他把自己从一个“演员”活成了“消耗品”。
你以为他不想休息?也许想。但人一旦习惯了拼命,就会惧怕静下来。怕落伍,怕忘记,怕闲下来没人理。成果呢?70多岁了,还接29部戏,还拽着旧牌子硬撑。他不是不累,是他不敢累。
而发哥早早就转弯了。退得清洁爽利,不拍就是不拍,不红也不怕,他不把银幕当命根子。他晓得什么时辰该了局。有人说发哥“佛”,我看他是看得通透。该成名的时辰轰轰烈烈,该退场的时辰干清干净。
现在你看他,早上跑步,午时吃摊子,下午陌头摄影,早晨一杯茶配书籍,活得像个洗心革面的艺术家。
最狠的是——他没有让自己在“被怀念”里老去,而是活成了一个新的自己。
你再看成龙,除了电影,他没有第二条路。他的身材是道具,他的形象是IP,他自己成了个庞大的标记——退无可退,停不下来。
而发哥,人家就是个年老,一转身,酿成了普通人,但活得自洽,筋骨还硬。
你说这能否是嘲讽?两个港片时代的巨星,到了七十岁,一个在聚餐现场手抖找肉,一个在公园马拉松赢年轻人。
但也别光拿这俩人比力。这实在是个命题作文:
你想怎样老?
是继续在名利场里扛着身材演硬汉?
还是放下负担,做个肌肉版老文青?
有钱的人可以选,有资本的人可以退。但大大都人能够连“挑选”的机遇都没有。
你想像周润发活得潇洒?那你得先有底气、有节奏、有退场的筹码。
这也是成龙身上的那点“可悲”:太巨大了,反而没法退休。
一小我一旦不属于自己,就很难自在老去。
成龙是电影的儿子,发哥是生活的仆人。一个被脚色绑架,一个和自己息争。
你再回头看那张图——
一边是贴锅烤肉的驼背,一边是满街跑步的爆肌,一个是老态横生的身影,一个是老当益壮的灵魂。
这对照太扎心了。
但他们谁都值得尊重。成龙用命打下来的山河,我们没人能反复;发哥用生活找返来的自我,也不是谁都活得大白。
所以啊,说到底不是他们差太多,而是老年这件事,自己就不公允。
我们看到的,实在只是两个汉子老去的背影,一个让人欷歔,一个让人恋慕。
只是恰好,他们都叫“传奇”。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