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搜索
本版
文章
帖子
用户
快捷导航
首页
论坛
BBS
QQ登录
微博登录
微信登录
注册
登录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kook牡丹江信息网-免费发布信息
»
论坛
›
kook
›
kook
›
最新古生物学研究称,小恐龙或振动带羽原始翅膀惊扰猎物 ...
返回列表
发布主题
最新古生物学研究称,小恐龙或振动带羽原始翅膀惊扰猎物
[复制链接]
查看:
18
|
回复:
0
[db:作者]
[db:作者]
当前离线
积分
71416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7万
积分
论坛元老
论坛元老, 积分 714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2858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14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9928583 积分
积分
71416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25-7-14 09:44
|
只看该作者
|
倒序浏览
|
阅读模式
中新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学术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韩国科研人员完成的一篇古生物学论文称,小型杂食和食虫恐龙可能会扇动小巧、有羽毛的原始翅膀,把猎物从隐藏处惊吓出来。
论文作者制造出一只名叫Robopteryx的机器恐龙,用于研究蚱蜢对不同的潜在惊吓行为作何反应,推断这些结果可有助于解释为何在某些类型的恐龙中,羽翅的演化早于能够飞行。
本项研究中,装有原始翅膀的Robopteryx,向前方一只蚱蜢展示假设中的惊扰行为(图片来自论文作者)。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该论文介绍,虽然人们已经发现大量有羽恐龙物种遗骸,但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名为廓羽盗龙类的类群被发现有羽状羽毛——飞行所需的那种羽毛。化石研究表明,它们最初发展出小而原始的或者说雏形的翅膀,没有强壮到足以飞行,其功能迄今未明。
小嘲鸫是被观察到会使用惊扰捕猎方法觅食的鸟类之一,图中的这只正在展示这种行为(图片来自Manjith Kainickara)。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在本项研究中,韩国多所高校科研人员合作,他们假定这些雏形翅膀被用于“惊扰捕猎”(flush-pursuit)觅食,这一捕猎策略在多种现代食虫和杂食鸟类物种中可见,如走鹃(Geococcyx californianus)和小嘲鸫(Mimus polyglottos)。这一策略中,捕食者展示出翅膀和尾巴上颜色对比鲜明的羽毛惊吓猎物,使之从隐藏处逃出,从而可以追踪捕获。
走鹃,被观察到会使用惊扰捕猎方法觅食的鸟类之一(图片来自Lip Kee)。施普林格·自然/供图
论文作者用机器恐龙Robopteryx来测试他们的假设,Robopteryx基于一种廓羽盗龙类的恐龙尾羽龙(Caudipteryx,两足、孔雀大小的捕食者,生活在约1.24亿年前)的体型、外形,以及估测的运动范围所制。随后,他们用Robopteryx模拟了一些惊扰捕猎行为的变化,包括完整地从张开雏形翅膀并竖起尾部、伸展停顿、然后收回,并观察蚱蜢对这些展示行为的反应。此次选择用蚱蜢,是因为它们对惊扰捕猎行为有反应,并属于直翅目,该目昆虫与尾羽龙曾共存于同一时期。
论文作者发现,使用雏形翅膀展示惊扰行为,与蚱蜢逃走的可能性(使用翅膀雏形时有93%的测试蚱蜢逃离,不用则是47%)以及Robopteryx在蚱蜢逃走时与蚱蜢的距离,都有显著的正相关性。他们还发现,翅膀雏形上有白斑以及尾部有羽毛,与蚱蜢逃离可能性显著相关。
论文作者总结说,他们用Robopteryx测试得出的结果支持了惊扰捕猎假说,这也为有羽毛的翅膀和尾部最初在恐龙中的演化提供了新视角。(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收藏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Archiver
|
手机版
|
小黑屋
|
Copyright © 2006-2014
kook牡丹江信息网-免费发布信息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
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2
南昌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互联网经营备案登记
南昌市公安局网监备案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