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历|凤凰网港股
2025年10月14日,美国司法部纽约南区法院的起诉书与美英两国的结合制裁,将柬埔寨太子控股团体开创人陈志推向了全球言论的风口浪尖。
这位持有英国与柬埔寨两重国籍的贩子被控告为亚洲最大跨国犯罪构造的焦点,涉嫌操控欺骗园区实施逼迫劳动、生齿贩运,经过“杀猪盘”式加密货币圈套囊括全球数十亿美圆,其关联的146个实体和小我资产被解冻,包括创记载的127271枚比特币(代价约150亿美圆)。
现在陈志已沦为国际逃犯,确切着完工谜。
而他间接控股的两家香港上市公司 —— 致浩达控股与坤团体,正成为这场跨国犯罪风暴的 “余震区”。
01“柬埔寨欺骗头子”控制的公司
作为陈志间接持股54.79%的上市公司,致浩达控股在2024年的财政数据早已没了昔日风光。
2024年,公司全年收益从2023年的1.346亿港元间接“跳水”,狂跌40.2%至8050万港元。
这波下滑“罪魁罪魁”,正是公司的焦点支柱 —— 修建及工程办事。通告称:“重点斜坡工程项目已托付,新承接项目尚处早期未能进献收益。”
虽说物业相关办事还算给力,实现了6.7%的小幅增加,从840万港元涨到900万港元,但面临大幅缩水的营收,底子起不了感化。
不外致浩达控股也不是毫无行动,2023年第四时度新上线的奢侈品销售营业,2024年交出了一份不算亮眼但也算有存在感的成就单:进献1040万港元收益,还有200万港元毛利。
更受关注的是治理层变更。2025年7月16日,间隔美英结合行动还不到三个月,陈志忽然 “撂挑子”,辞去致浩达履行董事、董事会主席等一切职务,许世光、骆嘉健与叶慧贞接棒,扛起了公司治理的担子。
再看陈志本钱邦畿里的另一家公司 —— 间接持股55%的坤团体,显现“增收不增利”的态势。
这家有着30年历史的新加坡机电工程承包商,停止 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收益同比增加11.7%,从6950万新加坡元涨到7770万新加坡元,概况看势头不错。
但鲜明数据背后,藏着致命隐患。同期毛利不但没涨,反而跌了12.6%,从590万新加坡元跌至510万新加坡元,毛利率也从8.5%滑落至6.6%。深究缘由,是“办事本钱飙升间接挤压了利润空间。”
盈利状态恶化,间接致使吃亏“越滚越大”。2025年度税后净吃亏达210万新加坡元,和上年的9000新加坡元相比,足足激增了232倍,这个反差可谓“惊人”。
随着太子团体被美国司法部列入制裁名单,有网友在股吧平台留言,称两家公司为“欺骗头子控制的公司”。
02 两家公司齐发通告回应制裁:均称营业不受严重影响
面临跨境制裁冲击,两家公司于制裁落地后敏捷公布通告回应。
10月15日,坤团体率先表露,从美国财政部消息稿得悉控股股东陈志及公司自己已被美方实施制裁,同时确认陈志已被英国交际、联邦及成长事务部列入制裁名单且资产遭解冻。
坤团体夸大焦点营业集合于新加坡,既未在美英展开营业,也未在两国持有资产,且公司及部属机构、治理层均未介入涉嫌制裁的相关活动,据此初步判定制裁不会对营运形成严重晦气影响。
致浩达控股也于当天公布通告,作出了类似回应。
致浩达控股指出,团体一切重要资产和营业营运均位于香港,且大部分客户与供给商并不在美国。
和坤团体措辞分歧,致浩达一样夸大,公司、从属公司及相关治理层均未介入涉制裁的涉嫌活动。
更关键的是,通告明白提到“陈志已不再是团体员工,在团体内也无任何职务”。
基于这些,致浩达一样给出“初步预期制裁不会对营业营运组成严重晦气影响”的判定。
值得留意的是,这两家公司自己范围体量并不大。受事务冲击,两家股价已持续多日同步下挫。10月17日,致浩达控股当日下跌5.17%,市值约9240万港元;坤团体跌幅更深,达9.19%,市值为1.68亿港元。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