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房产
装修
汽车
婚嫁
健康
理财
旅游
美食
跳蚤
二手房
租房
招聘
二手车
教育
茶座
我要买房
买东西
装修家居
交友
职场
生活
网购
亲子
情感
龙城车友
找美食
谈婚论嫁
美女
兴趣
八卦
宠物
手机

冰红茶成韩国明星标配,国内曾是 “工地饮料”,换个场景竟逆袭

[复制链接]
查看: 9|回复: 0

2万

主题

0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5103
发表于 2025-10-10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阵子刷到韩国综艺,看到IU手里拿着一瓶中国冰红茶,镜头扫过的时辰,弹幕里满是韩国观众在问那里能买。
老实讲,这一幕让我有点意外,在国内,冰红茶之前常被当做“工地饮料”,主打一个廉价大碗,怎样到了韩国就成了明星都爱带的潮水单品?

后来查了下才晓得,不但是冰红茶,很多在国内被贴上“土味”标签的零食,在外洋都成了香饽饽。
就说卫龙辣条吧,原本想把它当做个例,成果发现5包65克的辣条在美国能卖到16.99美圆,算下来每包要20多块群众币,比国内贵了快十倍。
更成心机的是,本国人不但愿意花钱买,还琢磨出各类服法,韩国人甚至把辣条加到了当地菜里,做成了辣条炒饭,皮蛋的履历更戏剧性。
2011年的时辰,CNN还把它评为“全球最难吃食品”,说它是“魔鬼蛋”。

可现在呢?皮蛋入驻美国Costco后,3天就卖空了3个月的库存,补货后价格涨了快4美圆,还是有人抢着买。
搞不清的是,明显是同一种食品,怎样在国内外的评价差这么多?这些零食在外洋能走红,不是光靠命运,背后实在有一套很实在的方式。
最起头让我留意到的,是它们借网红造势的思绪。
意大利有个博主拍了条和妈妈拆卫龙辣条的视频,播放量破了百万,批评区里满是本国人求链接。

原本想只当是单个网红的偶然保举,成果发现皮蛋出圈也是靠网红,有个专门拍Costco亚洲食品的博主测评了皮蛋,三天内相关会商热度涨了很多,前面还随着一堆博主跟风测评。
这类方式比硬打广告省事多了,还能间接摸到本国人的爱好点,除了借网红的力,它们还很会找新场景。
在国内,冰红茶就是解渴的饮料,可到了韩国,它酿成了“酒搭子”,韩国人爱喝各类酒,冰红茶不管兑威士忌还是烧酒都合适,渐渐就成了酒桌上的标配。

我还看到过韩国爱豆拍的平常视频,手里拿着冰红茶,旁边就放着一瓶烧酒,这类场景一多,年轻人自然就随着学了。
说真话,这类换个场景卖产物的思绪,比纯真喊口号有用多了,更重要的是,它们没硬把国内的口胃搬到外洋,而是做了外乡化调剂。
劲仔在东南亚推出了糖醋味的小肉干,旺旺在日本做了四川麻辣味的仙贝,就连皮蛋到了美国,都加了茶叶蛋的腌制工艺,腌够120天来减轻氨味。

毫无疑问,这类调剂让零食更对本国人的胃口,如果还按国内的口胃硬卖,怕是很难火起来,光有营销和口胃还不够,能在外洋站稳脚跟,靠的还是实打实的供给链才能。
之前总感觉中国零食出海就是靠华人超市卖卖,直到晓得洽洽、盐津铺子这些品牌在越南、泰国建了工场,才大白现在已经不是“背货出海”的阶段了。
建当地工场不但能下降本钱,还能更快响该当地需求,比如盐津铺子在柬埔寨的工场,就雇了很多当地员工,还培训他们做现代化治理,这让我想起之前本国零食进中国的事。

上世纪90年月,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进来的时辰,就是靠建当地工场和铺渠道,很快就紧缩了国产汽水的市场。
现在中国零食走进来,实在也是学了这个思绪,不但建工场,还会选渠道,有的进高端超市立“贵族人设”,有的沉到社区小店抢下沉市场。
比如元气森林进了美国的Costco,艾雪冰淇淋避开和路雪,把店开到了东南亚的社区里,这类精准的渠道挑选,帮它们少走了很多弯路。

从之前本国零食占中国市场,到现在中国“土味零食”征服外洋,这类变化挺让人感慨的。
这些零食之前在国内不受待见,感觉它们没高科技、不洋气,可到了外洋,却靠接地气的战略和踏实的供给链,成了顶流。
如此看来,中国品牌出海纷歧定非要靠高峻上的产物,把普通零食做好,找准本国人的需求,一样能闯出一片天。
未来如果这些品牌能继续优化口胃和渠道,说不定会有更多“土味零食”酿成外洋的热门货,让更多本国人爱上中国味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 2006-2014 kook牡丹江信息网-免费发布信息 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高律师 客服电话:0791-88289918
技术支持:迪恩网络科技公司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