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精神软绵绵的,还又吐又走不稳,可把我们吓坏了!”回忆起几天前的履历,贝贝(假名)的怙恃仍心不足悸。
贝贝刚满13个月,正是活跃好动、对万物布满猎奇的年数,总爱用小手四周摸索。此日午时,贝贝像平常一样睡午觉,可醒来后,历来活跃好动的她却忽然变得精神委靡,还接连出现恶心、吐逆的症状,甚至连走路都摇摇摆晃,没法站稳。
一家人正忙乱不已时,贝贝奶奶发现客厅茶几旁的地上,散落着几片红色小药片——这一幕瞬间让一家人警悟起来,赶快去检察家中的药品,成果发现贝贝爷爷的助眠药瓶盖被翻开,倒在客厅的茶几上。

收集配图
本来,贝贝的爷爷因就寝欠好,需要服用助眠药。
事发前一天早晨,爷爷吃完药后,随手将药瓶放在了客厅茶几上,慌忙间还忘了拧紧瓶盖。连系地上的药片和贝贝的异常症状,家民气里咯噔一下:孩子难道是误吞了爷爷的助眠药?
来不及多想,一家人立即抱着贝贝赶往杭州市第一群众医院急诊儿科。急诊儿科医生连系家人描写的情况、现场发现的药片,以及临床检查成果,很快确诊贝贝为误服药物中毒,第一时候展开告急救治,而且严酷检测心率、血压等。随后将他支出儿科病房继续治疗。
所幸,经过3天的经心顾问,贝贝的情况逐步平稳,终极化险为夷。
可抑制中枢
量大恐致呼吸心跳骤停
“幸亏送医实时,孩子服用量也不算大,若再晚点送医,结果将不胜设想。”儿科主任蒋春明先容,贝贝误服的药物是氯硝西泮片,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常用于镇静、催眠、抗焦虑和抗癫痫治疗。这类药物对中枢系统有较强抑建造用,对成人有镇静感化,对婴幼儿的毒性却极强,可激发呼吸抑制、肝肾功用损伤、心跳骤停,甚至灭亡。
蒋春明说,临床中因误服药物送医的患儿,大多是误吞了家中随意放置的药品,比如助眠药、降糖药、降压药等,且年龄多集合在1-3岁。这个阶段的孩子活动才能增强、范围扩大,但缺少平安认识,很轻易打仗到危险物品。
药品这样存
阔别“隐形杀手”
孩子对色彩、外形的猎奇心强,轻易将药片、胶囊看成“糖果”误食。蒋春明提醒,要最洪流平下降药品误吞风险,一定要将药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如带锁的吊柜、高处抽屉等),不要放在茶几、餐桌、床甲等易打仗位置。
同时药品需寄存在原包装内,保存清楚的标签(说明称号、用法、有用期),不要随意装入零食罐、饮料瓶以防混淆。取药后要立即拧紧瓶盖、放回原位,避免因姑且有事忘记收纳给孩子留下打仗机遇,且成人药品(特别是安息药、降压药、降糖药)需与儿童药品分隔寄存,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也要区分以削减误拿能够。
此外,平安教育也很重要。对3岁以上的孩子要明白奉告“药品不是零食”,不要用“吃药像吃糖”的说法哄孩子服药,避免误导。
一旦误服药物这些救治方式你要晓得
一旦发现孩子误吞药品,不管能否出现症状,都应就诊,切忌抱有“感觉孩子没事”“等一等看情况”的想法,很多药物中毒的风险会随时候推移不竭加重,就诊时记得带上药品包装以便于医生敏捷明白情况。
需要出格夸大的是,一定不要自行催吐,部分药物催吐能够加重中毒症状。同时,吐逆进程中吐逆物轻易被吸入气管,激发吸入性肺炎,甚至致使梗塞。
一旦孩子发生吐逆、抽搐等情况不要往孩子嘴里塞筷子、勺子等物品,也不要强行按住孩子肢体阻止抽搐,否则能够对孩子形成危险。 总之,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放好药物,最好的庇护就是“防患于已然”。
转自:FM93记者王桔 通讯员:李煦
来历:FM93交通之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