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有点难卖!绝味食品半年度成绩单:广告费同比增加1400万,净利润下滑超40%
鸭脖卖不动了?“鸭脖大王”绝味食品的日子不好过了。8月28日晚,绝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绝味食品”)交出了一份营收、净利润“双降”的半年度成绩单。
8月28日晚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绝味食品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同比减少15.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5亿元,同比减少40.7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33亿元,较去年同期“腰斩”。此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相较去年同期也减少了32.73%。
https://wailaizhe.com/uploads/allimg/20250901/1-250Z1000219536.png
上半年广告宣传费同比增加约1420.75万元
和甄嬛传联名、门店卖奶茶,开出啤酒精酿的plus小酒馆.....近两年,绝味食品实在很“努力”,但依旧奈何不住卤味市场的收缩。
财报显示,上半年,绝味食品广告宣传费为9230.54万元,同比增加约1420.75万元。不过,重金营销并未换来业绩的增长。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搜索发现,2025年上半年,绝味食品与《贪吃蛇大作战》合作,推出“贪吃发财桶”;与周大生跨界合作,推出黄金足金金箔片、10g足金黄金桶等抽奖活动。
https://wailaizhe.com/uploads/allimg/20250901/1-250Z1000220644.png
而这些举动也和公司积极拥抱年轻消费群体有关,绝味食品在半年报中提及,“卤味的主要目标消费群体为年轻人群,他们对消费便捷性和产品性价比更为看重。”绝味食品在半年报中表示,将通过探索细分的消费场景需求变化,尝试解构佐餐、零食、夜宵、礼品等消费场景的核心诉求,同步尝试进行音乐节、露营等青年文化触点渗透,强化场景化内容营销,推行具象的营销活动,提高会员消费黏性。
https://wailaizhe.com/uploads/allimg/20250901/1-250Z1000220427.png
绝味食品未在半年报中披露最新门店数量。不过,绝味食品提到,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强渠道协同,提升运营韧性,包括战略性优化网点布局,增强优质点位能效,拓展即时零售消费场景等。近日,绝味在长沙也开出了首家绝味Plus店,门店不仅销售德式小麦精酿、接骨木果酒,还有卤肉饭、傣味米线等主食,试图从线下街边店转型到餐吧。绝味Plus店的单品价格区间为10元至62元,其中炸卤招牌产品定价18-28元。
此外,在半年报中,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搜索发现,绝味食品六次提到了“数智化”,如试图打造覆盖全场景的数智化运营体系,拓展即时零售消费场景。
卤味三巨头生存战
实际上,绝味食品所遭遇的困境,放大来看也是整个卤味行业所面临的困境。除绝味食品遭遇业绩“双降”之外,卤味三巨头中的另外两家——周黑鸭和煌上煌也同样深陷泥潭。反映在卤味三巨头的近期的财报里,营收和利润双跌。
2025年上半年,煌上煌实现营业收入9.84亿元,同比下降7.19%,其中酱卤肉制品收入同比下降11.65%,米制品收入同比下降1.36%。
周黑鸭的成绩也不理想,2025年上半年,周黑鸭实现收入12.22亿元,同比下滑2.9%。其中,鸭及鸭副产品收入9.88亿元,同比下滑0.7%;卤制蔬菜产品等其他产品收入2.22亿元,同比下滑10.41%。从销量上来看,2025年上半年,周黑鸭总销量1.44万吨,同比下滑1.61%。
对于业绩下降,煌上煌表示,2025年上半年,消费场景发生变化,酱卤肉制品老店单店收入持续同比下降,同时公司门店拓展不达预期,门店数量出现负增长,导致营业收入达成不理想。
绝味、周黑鸭、煌上煌这三大卤味巨头,从最初的地摊小店起步,历经多年发展,成长为市值高达数百亿的上市公司。然而,在2024年,它们却集体遭遇了“关店潮”。2024年“卤味”三巨头合计关闭门店超过1700家,市值蒸发近千亿。
面对营收下滑的难题,卤味巨头们也开始新的动作,如近期煌上煌发布公告称,其拟斥资4.95亿元收购冻干食品公司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立兴食品”)51%股份,后者将成为其控股子公司。而周黑鸭试图跨界布局饮料,与泰国IMCOCO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联合推出天然椰子水品牌“丫丫椰”,同时与与四川申唐产业集团合作,布局复合调味品及方便速食产品。还有意继续开拓销售渠道,其产品已经进入山姆、开市客等会员制超市以及零食很忙等量贩零食连锁门店。在这之前,2024年9月,绝味食品开卖奶茶引起热议,不过至今其并没有大规模铺开奶茶业务。
潇湘晨报·辣椒财经记者陈诗娴
页:
[1]